本報記者賴中元/台北報導
新竹市市長高虹安因涉嫌在擔任立法委員期間詐領助理費而受到法庭審理。近日,臺北地方法院對此案作出判決,結果引發廣泛關注。高虹安在一審中提出前總統馬英九的「大水庫理論」,意圖以此作為抗辯,聲稱自己並未貪污,而是因為零用金的「預算流用」才造成了法律上的困境。然而,法院卻認為其主張缺乏根據,並指出助理補助費應被視為助理的薪資,並非用於其他目的的實質補貼。
在法院的記者會上,行政庭長黃柄縉強調,助理費用的撥付是為了支持助理的工作,並不意味著立法委員可以隨意將其用於其他開支。臺北地院認為,高虹安的抗辯不成立,因為她在向立法院報告時存在浮報的行為,顯示出其詐領的犯意及不法所有的意圖。這一判決無疑對高虹安的政治生涯造成了重大打擊。
在高虹安的辯護中,她試圖表明自己的公務支出超過了收入,並強調助理費用的流用並不代表她的貪污意圖。然而,法院指出,根據《立法院組織法》,公費助理補助費的性質是為了支付助理的工資,而不是為了支持立法委員的私用開支。北院進一步解釋,立委並不具備預算執行機關的資格,因此無法適用《預算法》中關於預算流用的規定。
此外,北院還明確指出,立法院已經對必要的辦公事務費用進行了清楚的列項,這些經費的分配必須遵循相應的標準。根據規定,立委應該妥善利用這些資源,超出部分則需由其自行負擔。因此,高虹安的行為被認定為違法,並不符合公共資金的使用規範。
這一案件的審理,無疑讓公眾對於立法委員的責任和義務有了更深的思考。法院強調,民代在執行公務時,必須遵循法律和道德的底線,任何試圖利用職務之便來獲取不當利益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制裁。高虹安在此次案件中的失敗,也提醒所有公職人員,必須以身作則,保持清白的形象,否則將面臨法律的嚴厲制裁。
隨著法院的宣判,新竹市民對於高虹安的信任度可能會受到影響,未來的政治路途也將充滿挑戰。這一事件不僅關乎高虹安個人,更是對於臺灣政治文化的一次深刻反思,如何在透明度和責任感中找到平衡,將是未來亟需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