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國際組織訊息
2
未分類
3
廢死慷死者與家屬之慨,名檢劉承武認為死刑廢除應由立法院決定4
https://www.icacnews.url.tw/ Anti-Corruption Association headquarters news
Anti-Corruption Association headquarters news 台北市108萬華區長沙街二段56-1號6樓
(圖/攝影記者 謝福祐  邱水文 蔣孝花)【廉政記者謝榮浤/國會報導】丹娜絲颱風重創溪北,校園災後復原備受矚目。昨(20)日,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召集委員賴惠員主持下,財委會第八度南下台南,於新營國小召開「丹娜絲風災校園重建座談會」,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署長彭富源與台南市政府教育局、溪北地區國中小校長齊聚一堂,聚焦校園重建進度,讓孩子安心迎接開學。賴惠員表示,丹娜絲後已八度率財委會召開災後復原協調會,從農業、電力、通訊到教育,全力督促復原。今天特別聚焦教育層面,是因為開學將至,復原不能再等。賴惠員指出,先前已陸續勘災鹽水國中、鹽水國小、竹埔國小、鯤鯓國小、北門國中、學甲國小、新生國小、新東國小、菁寮國小、新嘉國小等校,深知校園損壞對孩子影響重大,呼籲中央加速核定並撥付經費,讓溪北學子早日回到安全、整潔的校園,家長也能放心。彭富源表示,感謝賴惠員委員邀請,讓教育部能與第一線教育人員直接面對面。他承諾,教育部將全力支援校園復原需求,目前災後復原經費需求共計2億5,673萬元,教育部已核定補助2,000萬元,未來將加速核定,協助各校修繕與重建,讓孩子們能在最短時間內重返安全校園。台南市教育局主任秘書陳宗暘表示,災後第一時間即授權各校進行小額或緊急採購,確保教學不中斷,並以「一員工督導15校」模式持續檢整復原。至7月31日,全台南268所學校均已完成環境清理檢整,暑期課程如期展開,開學不受影響。賴惠員結尾強調,災後最怕的不只是校舍損壞,更怕孩子的教育受到影響。她將把關並督促中央與地方加快復原腳步,讓溪北的孩子們安心上學,健康成長,為教育百年大計而努力。 https://www.icacnews.url.tw/hot_521582.html 災後第八度率財委會關心台南溪北校園 賴惠員籲加速復原讓孩子安心開學 2025-08-23 2026-08-23
Anti-Corruption Association headquarters news 台北市108萬華區長沙街二段56-1號6樓 https://www.icacnews.url.tw/hot_521582.html
Anti-Corruption Association headquarters news 台北市108萬華區長沙街二段56-1號6樓 https://www.icacnews.url.tw/hot_521582.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8-23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icacnews.url.tw/hot_521582.html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針對憲法法庭受理卅七名死囚聲請大法官解釋死刑是否違憲案,知名檢察官劉承武認為,死刑廢除與否?應由立法院決定,不是由大法官決定!劉承武説被害者的人權與被害者家屬的創傷的責任應該誰來承擔?諸多制度不公的狀況下,是否太過假仁假義慷死者與家屬之慨,也過度逃避國家應有的承擔責任。

劉承武於出席社團法人台灣犯罪被害人人權服務協會會員大會期間,特別舉熱播影劇中張凌赫,趙今麥主演的「度華年」追求落實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張若晗主演的「慶餘年」更是要一個人人平等的世界片,說明一般民眾所追求的公平正義。

劉承武表示,韓片宋慧喬主演「黑暗榮耀」提醒我們霸凌的反饋是無止盡的復仇,因為社會制度無法給予真正的公平,讓每個受到霸凌的人只能無止境用自己的方法去追尋公道!甚至象徵應是公正的仲裁者,甚至成為多重又更甚於上霸凌!劇中老師不申張正義,反助紂為虐爆打學生,正是反映台灣社會現狀的缺失。

劉承武說,為何這些劇熱播?因為缺乏制度的公平正義,缺乏救濟制度,霸凌民眾的官僚、財團、專業體制無處不在卻又無人制裁,司法霸凌甚至成為最後壓垮弱勢的最後一根稻草,讓台灣人民心有戚戚焉!當今不論是官僚、財團、還是司法等,霸凌的理由只因為是社會弱勢,就可以任意霸凌!毫無公平正義可言,鼓勵殘害他人性命的理由,更是天賦人權,國家不可隨意剝奪,對於加害者權力的保護,運用社會資源無盡上綱!然而被害者的人權與被害者家屬的創傷的責任應該誰來承擔?是誰給予這些加害者傷害與殺害被害者的權利呢?不正是社會制度不公,仲裁者落實能力不善所造成的嗎?

劉承武表示,如此諸多制度不公的狀況下談廢死的天賦人權,毫不提及被害者的人權與對被害者家屬的責任,是否太過假仁假義慷死者與家屬之慨,也過度逃避國家應有的承擔責任。反對死刑廢除不是復仇,而是希望落實責任與發揚良善價值,而不是任由法令缺失反致鼓勵加害者將人弄死,而不敢留殘,因爲弄死,死無對證又便宜,加上廢死後,反導致任何人都沒有責任,倒楣的永遠只有死者跟家屬!

上一個 回列表 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