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時事新聞
2
政治新聞
3
黑天鵝評論,柯文哲案的偵查不公開4
https://www.icacnews.url.tw/ Anti-Corruption Association headquarters news
Anti-Corruption Association headquarters news 台北市108萬華區長沙街二段56-1號6樓
【廉政報記者 謝福祐/國會報導】賴總統出訪南太平洋三個友邦國家,並過境夏威夷,立法委員張啓楷指出,賴總統此行能夠增加國際能見度,絕對具有正面意義,不過,如今賴總統還面臨了更重要的挑戰,那就是川普就任美國總統以後,台積電是否變成「美積電」?張啓楷呼籲,中華民國總統要出訪,國內的高科技產業卻不能出走。賴總統12月1日參訪亞利桑納號戰艦紀念館以後表示,紀念館「提醒了我們確保和平的重要性,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必須共同努力,攜手防止戰爭的發生。」張啓楷表示,為了防止戰爭的發生,民進黨政府一面倒向美國,甘願做為美國防堵中國的一顆棋子,結果,台海卻被國際視為兵凶戰危的地區,他不禁要請教賴總統,川普說要提高台灣的保護費,甚至說台灣的國防支出必須達到國民生產毛額的10%,台灣未來要如何因應來自美國的壓力?張啓楷指出,台灣民眾黨的兩岸政策一直主張要以溝通取代對立,備戰、能戰,但不畏戰、不求戰,民眾黨並主張與中國要有「五個互相」:互相認識、互相瞭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互相諒解,如此才能夠有效防止台海發生戰爭的可能。對於賴總統過境美國,張啓楷認為,賴總統除了要考慮如何因應美國保護費的問題,另外,更重要的是政府必須全盤考量,未來在美國的壓力下,如何防止國內高科技產業外移,並形成高科技產業的空洞化?張啓楷舉例,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第一座晶圓廠已經開始試產,目前員工數近2000人,其中約一半是外派的台灣工程師;第二座晶圓廠將採用2奈米製程技術,預計2028年開始生產;第三座晶圓廠將採用2奈米或更先進的製程技術,預計2029到2030年開始生產。張啓楷表示,台積電是台灣的「護國神山」,如今外資的持股比率超過7成,10席董事有5位美國人、1位英國人,未來台積電有沒有可能成為「美積電」?中華民國總統要出訪,國內的高科技產業卻絕對不能出走。 https://www.icacnews.url.tw/hot_504800.html 中華民國總統要出訪 高科技產業不能出走 2024-12-04 2025-12-04
Anti-Corruption Association headquarters news 台北市108萬華區長沙街二段56-1號6樓 https://www.icacnews.url.tw/hot_504800.html
Anti-Corruption Association headquarters news 台北市108萬華區長沙街二段56-1號6樓 https://www.icacnews.url.tw/hot_504800.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12-04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icacnews.url.tw/hot_504800.html

(本報黑天鵝評論)
   檢在偵辦京華城案中,成功地向地院申請羈押柯文哲。然而,全案尚未掌握「金流證據」的情況下,卻傳出疑似「押人取供」的指控,進而引起「小草」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尤其此案牽涉到「執政黨對在野黨清算」的傳言,更加令人質疑偵查過程是否謹慎。更有甚者,在偵辦期間,透過特定媒體不斷釋出不利於柯文哲的「黑消息」,讓人不禁懷疑「偵查不公開」的真實性。

在台灣,「偵查不公開」究竟是名副其實還是虛有其表?這樣的做法,是否對被告構成公平?是否會影響法官的心證,讓之過於偏重採納檢方的指控?檢方這樣的行為是否有圖利自己的嫌疑?這些問題都引起了社會熱議。

根據司法院的「偵查不公開作業辦法」,條文明確指出其目的在於保護偵查程序的順利進行及真實發現,同時保障被告、嫌疑人、被害人或其他訴訟關係人的名譽、隱私和安全,並確保被告享有公平審判的權利,以落實「無罪推定」原則,因而採取偵查不公開。

不過,在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的事件中,檢方偵查中對柯文哲的負面「真假消息」大量地流出,已對柯文哲的名譽造成重大損害。這種先入為主的負面印象,不僅影響了整體社會,也可能影響法官的判斷,使得未來能否確保被告享有公平審判的權利,成為重大疑問。

按照作業辦法第5條的規定,必須遵循「偵查不公開原則」的人員包括:檢察官、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司法警察、辯護人、告訴代理人,或其他於偵查程序中依法執行職務的人員。其約束對象為依法從事訴訟行為或輔助工作的人員。

儘管「偵查不公開」有明確的作業規定,但在實務上仍存有不少漏洞,這也是造成柯文哲案引發持續爭議的原因之一。

在社會輿論的壓力下,台北地檢署針對「偵查不公開」洩密問題,已予以分案調查。然而,「偵查不公開作業辦法」僅約束到非常有限的人員,只要未被列於第5條定義下,就不受該法約束。因此,若洩密者是偵查人員的「上級」、「上級的上級」或「上級的朋友」,未名列偵查人員範疇,便成為偵查不公開的破口。

事實上,「偵查不公開作業辦法」中亦有需要向社會說明的「例外」,除了涉及重大災難或危及全體民眾生命安全的事務外,第8條之7記載「對於媒體查證、報導或網路社群傳述之內容,若與事實不符,且影響被告、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其他訴訟關係人的名譽、隱私等重大權益,或影響案件偵查,檢方應認有澄清之必要」。

關於柯文哲夫婦是否曾到ATM分批存款700萬元?後又變成170萬元?或是柯文哲筆記中的「1500」字眼是否意味「1500萬元賄款」?這些都涉及在野黨主席的名譽,並在社會上引發討論。檢方對於這些負面傳聞應否對外澄清,或是任由其發酵,成了爭議的焦點。尤其在檢方無法掌握具體金流證據的情況下,問題更加複雜。

若外洩的消息確實來自檢方,並通過特定媒體釋出負面訊息,這種「三人成虎」的現象,不僅可能影響全民的既定印象,也可能影響法官的心證,使得未來更易於採納檢方的指控。如此一來,「消息滿天飛」是否成為檢方圖利自身的另一手段?

司法院制定的「偵查不公開作業辦法」原旨為保障人權,但在柯文哲案中,其實際運作卻顯示出受約束人員的定義過於狹隘,漏洞百出,不僅可能毀人名譽,還影響法官的心證,令人質疑此法是否已變成一種「惡法」。

上一個 回列表 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