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廉政報記者 謝和運/國會報導】
經濟部長郭智輝不久前提及將從菲律賓引進綠電並輸送至台灣,此舉引起爭議。然而,今日(1日),他再度提及此事,立法委員張啓楷對此表示質疑,形容「郭部長像月亮,初一和十五不一樣」,指出他反覆無常。張啓楷指出,郭部長在本周二的總質詢中表示國內綠電充足,但現在卻改口表示不足,並指出從菲律賓購電成本過高,建造海底電纜也緩不濟急,形容這個決定「生吃都不夠,哪有通曝乾?」。

郭智輝在接受電台專訪時表示,安全有效地購買菲律賓綠電至關重要,綠電包括光電,在呂宋島土地寬闊,可降低成本;光電成本每度3.7元,若達到規模效益可降至3元;陸域風電預計可降至2.1元。此外,他表示根據專家意見,海纜損耗僅15%內,相當於每度電僅損失5角至1元。

張啓楷則指出,台電至今虧損4420億,若再從菲律賓購電,將加劇虧損,可能需要進一步調漲電價或撥款補貼。他提醒郭智輝的想法,連台電內部都持保留態度,郭也曾收回發言,現在又改口表示可以,形容其言行不一。

張啓楷擔心,郭部長的計劃是否切實可行,包括地下電纜、運輸成本等,成本可能過高且短期內難以解決台灣現有綠電不足的問題,形容情況如「生吃都不夠,哪有通曝乾」。同时,他對有關雲豹公司在菲律賓建廠的傳聞感到擔憂,擔心是否有派系介入,可能重蹈光電、風電弊案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