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時事新聞
2
未分類
3
「臺南奇人帶路」系列報導展開,看劉進文用「茄苳入石柳」翻轉傳統工藝4
https://www.icacnews.url.tw/ Anti-Corruption Association headquarters news
Anti-Corruption Association headquarters news 台北市108萬華區長沙街二段56-1號6樓
【廉政報記者 謝榮浤/台中報導】中市警一分局公益派出所於114年2月2日晚間接連處理西區中美街住竊與交通事故,意外揪出史上最離譜竊賊楊嫌(84年次)。楊嫌左手打著石膏,竟闖民宅偷車鑰匙後回頭偷車,卻因不諳駕駛撞車逆停路中,淪為笑柄,遭民眾圍捕報警逮獲。據瞭解,楊嫌當晚19時趁無人破壞施女住家紗門,入侵竊取300元與車鑰匙。公益所警員先處理住竊案,尚未鎖定嫌犯時,23時37分接獲同址附近A3交通事故報案。真相竟是楊嫌四小時後返回現場欲偷施女轎車,卻因無駕駛經驗且左手石膏不便,車輛前進後退、搖晃失控,行數十公尺後逆向停於路中,最後撞擊賴男停放的自小客車。撞擊聲驚動賴男查看,發現楊嫌仍在駕駛座狂切檔位試圖逃離,卻因操作不當車身僅晃動,場面荒誕。賴男大喊制止,聯手民眾壓制楊嫌並報警。楊嫌坦承偷鑰匙欲開車逃逸,卻因技術拙劣釀禍,涉加重竊盜、侵入住宅及毀損罪嫌,已遭檢方依刑法第321條第1項第2款起訴。第一分局分局長尤啓南表示,竊盜案件影響生活甚鉅,民眾應強化門窗防護、安裝監視器並保持夜間照明,外出前檢查門窗,車輛停放時鎖好車門、隱藏貴重物品並選安全地點。他呼籲民眾提高警覺,發現可疑人士即時撥打110報警,共同建構安全防護網,保障財產與人身安全。 https://www.icacnews.url.tw/hot_513606.html 史上最扯偷車賊!石膏男偷車逆向撞車淪笑柄 2025-05-09 2026-05-09
Anti-Corruption Association headquarters news 台北市108萬華區長沙街二段56-1號6樓 https://www.icacnews.url.tw/hot_513606.html
Anti-Corruption Association headquarters news 台北市108萬華區長沙街二段56-1號6樓 https://www.icacnews.url.tw/hot_513606.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5-09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icacnews.url.tw/hot_513606.html



【廉政報記者 謝福祐/台南報導】

臺南有豐厚的文化底蘊,人文薈萃,為深入介紹多元臺南,觀旅局特別規劃「臺南奇人帶路」系列報導,透過職人的生命故事傳達臺南人的生活精神與態度,讓民眾一窺臺南生活文化之美,也從他們眼中看見值得探訪的在地角落,提供不同角度的創意遊程。


 

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被譽為「眾神之都」,廟宇數量冠全臺,獨特的「茄苳入石柳」木雕技法,廣泛出現於建築、家具,採用異木鑲嵌,在深色木料底板上,嵌以淺色木雕,展現強烈對比,紋飾華麗精緻,可說是府城極具代表性的傳統藝術,也因在台灣起源於臺南,有「臺南體」的稱號。「臺南奇人帶路」系列報導由積極傳承推廣「茄苳入石柳」的木雕老師劉進文打頭陣,分享他的習藝之路。

 


臺南市觀光旅遊局長林國華指出,劉進文經常一身T恤牛仔褲,年輕的外表下,卻已有近40年木雕經驗。他從小在忠孝街一帶長大,生活範圍離不開媽祖樓天后宮。不愛讀書的他,廟埕就是他的教室,身處宗教藝術殿堂,忠孝節義和經典美感自然內化,他對傳統工藝的感情也由此紮根。國中畢業後即從木雕學徒做起,習得一技之長。1997年獨立創業,一開始乏人問津,為求生存還得到電器行打工搬冷氣,卻不曾因此退卻。他說性格決定ㄧ個人的命運,自認想做什麼就會努力行動。他也強調人品比作品重要,有智慧和智商不代表人品,誠信最重要、要不怕吃虧。

 

臺南廟宇經常配祀的虎爺,除了是神明座騎與先鋒,又象徵求財納福,更容易獲得大眾共鳴,因此進文師嘗試以「茄苳入石柳」與壓克力彩繪創作出不一樣的虎爺,意外引爆話題。他從2010年開始每逢虎年就創作一座大型虎爺,有厚重樸實的傳統造型,也有燦爛繽紛的五行配色,彩度和辨識度均高,滿滿劉氏風格,讓藝人及企業家爭相收藏。

 

劉進文不墨守成規,除了創作媒材多元化,更運用科技與工具,像「茄苳入石柳」的基礎步驟-挖洞不需要技巧,傳統做法上多交給學徒,現今學徒難尋,他便用CNC加工機取代,其他步驟則以手工雕刻保留作品溫度。他也不怕人家學,健談愛分享,經常開班授課、舉辦巡迴展覽和講座,有話題有聲量才有機會讓大家認識「茄苳入石柳」。劉進文認爲臺南雕刻界目前面臨斷層,無新血進入。因為勞資環境改變,傳統學徒制難以為繼,而大家有興趣的講座課程,大多是玩票性質,只能當作推廣宣傳。他憂心再過不久,臺灣空有市場卻沒有工藝人才,只能到中國買。這種危機感和使命感,也讓他致力整理「茄苳入石柳」源流及作品修復,創作描繪各種傳統圖案的透明糯米紙,就收藏了6000多張,希望能為後世保存流傳。他說木雕修復就像解謎遊戲,其畫面佈局、故事情節、以及工法,不能光憑想像,要從蛛絲馬跡拼圖補遺,圖庫是他詮釋與再創經典的秘密武器。

 

因為土生土長,劉進文見證臺南在新舊融合間的改變,特別喜歡臺南飲食文化中,創始者對老客人由衷的關懷,例如點碗乾麵,主動附上清湯背後的傳統人情味。因此他相當重視人與人之間的溫度,投入公益活動不遺餘力,進文師想透過作品傳遞的溫度讓大家更了解傳統工藝,也讓「茄苳入石柳」在傳統和創新間不斷推進。劉進文誠摯邀請大家到臺南來,親身進入廟宇或是到劉進文木雕工作室細細欣賞,看熱鬧也看門道。

 

觀旅局表示,自3月7日起將一系列連載「臺南奇人帶路」系列報導,介紹臺南職人的生命故事,也邀請民眾來體驗臺南的獨特風采。想知道更多最新的臺南觀光景點與活動,請持續關注「台南旅遊網」及「台南旅遊粉絲專頁」查詢。

上一個 回列表 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