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廉政記者謝榮浤/台中報導】
近期,西屯區及南屯區四處主要道路將進行路面改善工程,包含西屯路二段(太原路至文心路)、臺灣大道(光明路橋至環中路口)、環中路(臺灣大道至西屯路口)人行道,以及南屯區向上路(忠勇路至精科路)等四處路段。立法委員廖偉翔今(7)日參與施工前說明會,並請相關單位落實通知工作,並如期如質完工。

台中市政府建設局指出,這些路段因長期車流量大、道路龜裂嚴重、挖管痕跡過多造成破損,影響行車安全與用路人權益。四項工程中,台灣大道環中路口至光明路橋總經費1,063萬元,第一階段將於8月9日夜間施工;西屯路二段則花費1,077.2萬元,預計於9月上旬施工;環中路(臺灣大道至西屯路口)人行道總經費5,600萬元,預計於8月20日動工;南屯向上路(忠勇路至精科路)總經費2,445萬元,預計於8月25日動工,四案總經費合計超過 1億185.2 萬元。

廖偉翔表示,感謝內政部國土署與台中市政府建設局的支持,共同會勘後即提出改善計畫,順利獲得經費核定。他也強調,施工前務必落實通知附近居民及商家,清楚告知施工時段與交通改道資訊,讓民眾能及早因應;他會持續關心工程進度,確保工程能夠如期如質完工,盡量減少施工期間所造成的交通不便。
參與說明會的市議員黃馨慧表示,西屯、南屯仍有多處路段需要改善,例如聯合服務處經常接獲反映,南屯區忠勇路一帶缺乏人行道,行人經常需與車爭道,相當危險。她呼籲建設局,應積極盤點並提出計畫,再由立法委員協助向中央爭取經費,共同提升市民的用路安全。
市議員劉士州則提醒建設局,行人穿越線的規劃應更貼近實際使用需求。他指出,部分路段因路幅過寬而設置庇護島,導致斑馬線採斜向設計,他建議規劃單位應再評估斑馬線是否能夠「一次走完」,盡量拉直或縮短行走距離,讓行人走起來更為順暢。
市議員張廖乃綸於西屯路二段(太原路至文心路)說明會上提及,近年不少路面重鋪後又因漏水挖補,造成資源浪費與道路反覆破壞,水管測漏應該列入工程前置作業,避免剛鋪好的路又被開挖。對此,建設局回應,在刨封施工前,將會同步進行水管測漏作業,降低未來重複施工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