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攝影記者 邱水文 蔣孝花)
【廉政記者謝榮浤/國會報導】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21日)舉行「人工智慧基本法」黨團協商,由國民黨召委葛如鈞主持,會中包括數發部長黃彥男、民進黨團立委陳培瑜、張雅琳、民眾黨團立委劉書彬,以及國民黨團立委許宇甄、吳宗憲、林倩綺等委員皆出席討論。

葛如鈞表示,本次協商延續5月14日、6月11日、8月4日三次聯席會議的審查成果,整合朝野意見,已經有相當多條文獲得共識,這是跨黨合作的重要示範,也證明即使在數位世界相關議題,大家依然能夠透過溝通討論,逐步凝聚共識。他特別感謝今天到場的部會代表以及各黨委員,展現對AI基本法的高度關切。
不過在協商的最後,數發部代表卻曲解基本法的法條意旨,還想要增加一項「若有前項所列之情事者,應依法律限制或禁止之。」
葛如鈞表示,社會大眾普遍認同AI在高風險情境中需要審慎處理,但若要停止或限制,必須有透明、可檢驗的程序與標準,而不是由主管機關單方面決定,這將導致產業創新遭到扼殺,甚至使我國在國際AI競爭中落後。日本「AI促進法」是採取開放式,美國「AI行動法」也是走向開放,惟有開放創新,才能讓台灣的AI產業彎道超車,趕上國際的腳步。
葛如鈞強調,目前的版本已經廣泛納入朝野立委意見,形成一個具高度共識的版本,希望後續協商能夠持續朝著平衡「創新」與「風險治理」的方向邁進,讓台灣能夠在保障人權與產業發展之間取得最佳平衡,順利完成史上第一部AI基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