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國際組織訊息
2
綜合新聞
3
高教事件多、制度應總檢討! 范雲與大學校長、師、生齊推大學法修法4
https://www.icacnews.url.tw/ Anti-Corruption Association headquarters news
Anti-Corruption Association headquarters news 台北市108萬華區長沙街二段56-1號6樓
(圖/攝影記者 邱水文 蔣孝花)【廉政記者謝榮浤/國會報導】行政院主計處惡意曲解《財劃法》,將過去依據公式撥補給地方政府的一般補助款,改成地方政府必須向部會申請,由部會依「會審計畫」補助。換言之,只要行政院不開心,就能隨心所欲刪減地方政府一般性補助款;台北市長蔣萬安為此今(28)將出席行政院院會,當面向行政院長卓榮泰提出抗議,要求行政院將一般性補助款撥補,恢復到過去長年施行的發放公式,才是正道。國民黨團今天上午由5位台北市黨籍立委共同召開記者會,全力捍衛支持蔣萬安市長,也絕不接受部會「會審計畫」方式撥補地方補助款。國民黨團同時也呼籲民進黨各縣市區域立委,好歹站出來捍衛地方財政自主吧!書記長王鴻薇表示,根據新公布的《財劃法》第30條第3項規定:「中央政府給予地方政府之一般性補助款項金額,不得少於修正施行前一年度預算編列數。」其立法目的就是擔心行政院胡搞瞎搞,減編對地方的一般性補助款。果不其然,行政院主計處告訴地方政府,2501億元一般性補助款是總額,並不代表各地方縣市政府不會少於施行前一年的補助。簡言之,只要行政院不開心,就可以隨心所欲去刪減個別直轄市、縣市政府一般性補助款,此舉非常可惡。王鴻薇指出,行政院又將一般性補助款改為向部會申請。而在過去,一般性補助款是以公式計算,撥給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就可以根據施政優先順序,使用一般性補助款。現在行政院要改為地方政府須個別向部會申請,這等於地方政府要個別向部會「乞討」,這樣做法非常可惡,而且大搞黑箱。王鴻薇表示,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天將親自出席行政院會,針對一般性補助款撥補方式的改變,向行政院表達訴求。台北市5位黨籍立委全力支持蔣萬安市長,並對行政院表達嚴正抗議,也絕不接受個別申請,要求行政院將一般性補助款撥補,應恢復到過去發放公式。王鴻薇也呼籲台北市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和吳沛憶站出來,捍衛台北市民的權益!首席副書記長羅智強表示,中央政府現在是集權、集錢又黑箱,也只有賴清德可以超越賴清德。賴清德總統可能忘記了,當年擔任台南市長時說過:「中央不能集權又集錢。」支持修正《財劃法》,落實憲政上的地方自治。現在的賴清德總統打臉過去的賴清德市長,不但集權又集錢,而且搞黑箱。羅智強指出,民進黨政府故意曲解新版《財劃法》,給多給少得看賴清德高興,過去撥補給地方的一般性補助款,是根據公平、公正的公式設算給地方,現在居然變成部會「會審計畫」;羅智強說,賴清德要不要乾脆把《憲法》、《地方自治法》廢掉、縣市首長改為官派,這樣是不是更直接?羅智強指出,改成部會「會審計畫」給錢,是不是看賴清德龍心大悅就給多一點,看你縣市長不爽就給少一點,難道連地方的教育經費、地方建設、社會福利、照顧弱勢也要仰望賴清德的鼻息?羅智強呼籲民進黨的區域立委,也應該要站出來,藍營執政縣市也有民進黨區域立委,好歹也要為自己的支持者站出來吧?蔣萬安市長捍衛地方財政、憲政尊嚴和市民權利站出來,呼籲賴清德總統、卓榮泰院長真的不要一意孤行。藍委賴士葆表示,國民黨5位台北市黨籍委員,共同提案「中央對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補助條例草案」,這是因應中央政府便於行事,且處心積慮要把一般性補助款抓在手上,於是將行政命令提高層級到法律案。行政院將《財劃法》第30條第3項自我解釋為「大水庫概念」,改為要求各縣市政府要提出申請,給多少由中央決定。賴士葆說,這是一個多可怕的作法,這豈不是看顏色給錢?綠營執政錢就給多一點,藍營執政就少給一點嗎?賴士葆表示,今天5位台北市黨籍立委站出來,支持蔣萬安市長向行政院據理力爭,各縣市地方一般性補助都不能少於去年,這絕對不是一個大水庫的概念,國民黨團會強烈要求行政院必須遵守執行。藍委李彥秀表示,大罷免才剛落幕,賴清德總統和卓榮泰院長說要調整執政心態、化解對立,一轉身將鬥爭的對象指向地方縣市政府。一般性補助款對縣市政府何等重要,卓榮泰院長一手追加預算、一手惡整地方政府,還自創黑箱補助新制。李彥秀提醒賴清德政府,不要機關算盡,其結果是犧牲人民權利,而非只有在野黨。李彥秀指出,民進黨在怎麼野蠻,也不該拿孩子未來作為政治鬥爭工具,再怎麼無良,也不該拿孩子照護當作打壓地方的武器;例如,教育部傳出明年度不再補助公私立學校電費,也不再補助弱勢孩童教科書補助。李彥秀認為,民進黨不該拿對孩子教育相關補助,做為對地方縣市首長政治鬥爭工具。民進黨把鬥爭對象,從立法院搬到地方政府,最後受害的是人民。藍委徐巧芯表示,8月23日晚上七點十五分,賴清德總統開了一場記者會,內容不外乎朝野、行政立法要有更多溝通對話,執政團隊四個優先順序要改變,包括了經濟和青年。結果記者會結束後,賴清德就完全拋諸腦後,是失憶嗎?口口聲聲說檢討,下一個工作日就把刀砍向台北市的小學生。徐巧芯要問民進黨政府,一般性補助款撥補地方,又要地方政府該怎麼用才行,這跟編在行政院底下有何差別?地方自治的重點,是中央編列預算給地方後,讓地方政府有規劃和執行地方建設優先順序的權利。民進黨政府為了一般性補助款,《財劃法》邏輯死亡、激化對立。823後民進黨鬥地方、鬥人民,意圖將新版的《財劃法》扭曲解釋,黑箱多分配給綠營縣市政府,賴清德總統大概認為嫌民調28%還不夠低,直接開戰15個縣市政府。 https://www.icacnews.url.tw/hot_522011.html 地方一般性補助款改申請制? 賴政府違法亂紀 惡性不改 2025-08-30 2026-08-30
Anti-Corruption Association headquarters news 台北市108萬華區長沙街二段56-1號6樓 https://www.icacnews.url.tw/hot_522011.html
Anti-Corruption Association headquarters news 台北市108萬華區長沙街二段56-1號6樓 https://www.icacnews.url.tw/hot_522011.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8-30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icacnews.url.tw/hot_522011.html


(圖/攝影記者 謝榮浤  邱水文 蔣孝花)

【廉政記者謝榮浤/台北報導】

立委范雲(27)日於偕大學校長、師、生召開記者會回顧近期高教事件、解析制度問題並提出大學法改革解方。現場出席包括關切師大女足案、世新30人修課門檻及臺大創投案三校師生,以及公私立大學校長,與立委范雲共同呼籲速修大學法。



立委范雲盤點三個事件背後的制度問題,並宣布將於下會期提出大學法修法草案回應。會中,范雲強調,台灣需要「開放、彈性的新高教」,其修法藍圖則包含「學制改革、治理彈性、高教資源」三大面向。



臺師大學生會長黃莨騰說明,在師大女足案中,霸凌委員會原建議解聘周師,卻因為教評會未採納,僅要求周師不得超終點、兼主管,事件才進一步爆發。黃莨騰說,這樣的落差從哪來,外界不知道、學生也不知道,因為當事學生和學生代表都被排除在教評會之外。黃莨騰提醒,除了教評會審霸凌、性平案時攸關學生權益、卻未設置學生代表,許多學校的各級會議也有同樣狀況,學生常在決定下好後才被告知,因此應修正《大學法》保障學生參與決策。



世新「我們不要30門檻」行動小組發起人陳承說,在世新選課案中,學生先後透過致電、面談溝通都無果,才公開進行師生連署、開記者會,卻又被校方貼謠言標籤無視,教務長反而在記者會後不請自來的出現、反駁學生意見。陳承說,學生後續在校內要求召開師生公聽會卻被刁難,校方數次約談數名學生,要求取消公聽會、威脅駁回教室借用,最後還在公聽會同時與學生會另開一場完全支持校方立場的「師生座談會」。陳承說,據行動小組觀察,師生在私校治理設計下並無影響力,只有董事會對校務有決定權。他也補充,在此一重大學權案件上,學生會和學生代表機制也已失靈。時任學生會長對學生僅有口頭的虛假承諾與安撫,取得校方資訊緩慢、監督無力、缺乏實質行動,甚至最後決定支持校方、協助學校「師生座談會」。他說,學生獲得的全部支持,都來自校外藍綠白三黨的發聲、建議與奧援,凸顯校內監督機制與教育部的校外監督都已癱瘓。這三大制度問題,必須要修正大學法加以解決。



臺大電機系特聘教授吳瑞北指出,在臺大校友創投案中,校方規劃成立全臺首個校友創投基金、規模十億,甚至還為此成立投顧公司。吳瑞北質疑,這涉及合法性問題,但在提供校務會議的資料中,卻未提及與說明。當校務會議代表提出疑慮、索資、要求至少向校務會議專案報時告,學校卻不願承諾。最終,他只好回家將事情經過寫到臉書,引發校友、媒體高度關切。而教育部在立委監督下採取動作後,才要求臺大這是重大事項、未來必須經過校務會議討論。吳瑞北指出,這凸顯校務會議的監督權失能,當大學「缺少自律,奢談自治」?他說,未來必須透過修正大學法校務會議規定,並要求下設監督委員會,才可能改善。



范雲彙整3件個案涉及的高教制度問題,從大學法第9條校長任免的師生參與、影響包含私校校內師生對校務的影響力,到第15條校務會議組成主管過多、一般師生代表席次過低、在組成和功能上監督權限都不足,再到第33條對學生得參與會議的保障範圍不足、可以參與的會議因為席次過低、缺乏實質影響力,最後到整體而言大學治理出現狀況、校內外監督機制的失靈,都是大學法修正應該審慎思考的議題。



除了師生,私立高雄醫學大學劉景寬前校長、國立屏東大學陳永森校長,兩位公、私立大學校長,也現身說法,說明高教改革的迫切性,支持速修大學法。

劉景寬前校長說,他和一些關心高等教育危機的教授,長期關心大學法修訂的進展,范雲和師生初步提出的方向切中目前需調整的制度重點。劉景寬指出,台灣高教的主要問題是師生參與校務不足,導致校園學術與校務自主性低;在私立大學,甚至可能演變為低品質的董事會治校,讓校園缺乏自主性。

劉景寬分析,臺灣有六成大專學生就讀私校,然而大學法精神卻未落實於私校,董事會可用私校法、以管理中小學的態度在大學運作,不利於大學的學術自主與校園自治,是現在的私校困境。劉景寬表示,私校董事只要不是罪犯、幾乎不需要任何資格就可擔任,對私校校長選擇權卻比教育部還大,也使得應監督校務行政的董事會、變成像經營公司般營運學校後,部份私校辦學品質低、師生研習環境惡劣。劉景寬提醒,世界已進入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創新與產業發展和國家競爭力都攸關,為了高等教育的發展,必須修正大學法,且在私校優先於私校法適用。

陳永森校長說,少子女化的速度加劇,人才培育愈顯重要,大學需培養跨領域、有韌性、能應付未來挑戰的學生,而高教人才出現斷層,也令人擔憂。陳永森分析,中央政府所編列的高等教育經費雖逐年成長,但校務基金補助比例卻逐年降低,面臨這些挑戰愈來愈捉襟見肘。此外,高教資源在六都與偏鄉、地區學校間也分配不均,以屏東大學為例,資源就越來越不夠用。陳永森期許,在大學法改革中,也必須考慮高教資源提升與分配的議題。

范雲總結校長、師、生意見指出,大學法修法必須完善治理與監督機制、強化師生權益、並因應高教資源不足的議題,也應思考高等教育的未來,打造更開放、彈性的新高教。對此,他將提出《大學法》修正草案,以提升高教資源、支持大學治理彈性,以及大學學制改革三方向回應。

范雲指出,學制改革的討論,應該包含擴大副學士制度、建立終身學習學士學制,開放跨校學士學程、支持大學實驗教育,開放學士生逕修碩士、逕修博士者得退回取得碩士學位,延長學生修業期限彈性、強化學士生雙輔納畢業學分和雙輔得事後認證等。范雲說,透過這些學制的改革,學生才更可能多元學習、自主學習、終身學習、跨領域學習,也增加教育資源的流通和學生學習與發展的彈性。

范雲說,他將監督教育部依承諾提出部版《大學法》修正草案。下一會期,也會和校長、師、生持續站在一起,提出修法版本,以實現還權師生、讓高教更開放且具彈性的重要目標。


【出席者】
立法委員 范雲
私立高雄醫學大學前校長 劉景寬
國立屏東大學校長 陳永森
臺大電機系特聘教授 吳瑞北
臺師大學生會會長 黃莨騰
世新學生「我們不要30門檻」行動小組發起人 陳承

上一個 回列表 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