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國際組織訊息
2
綜合新聞
3
新威權時代恐怖司法 檢察官竟洗筆錄、打掉雜質? 北檢私下提供「優惠、承諾」 公然違反《證人保護法》4
https://www.icacnews.url.tw/ Anti-Corruption Association headquarters news
Anti-Corruption Association headquarters news 台北市108萬華區長沙街二段56-1號6樓
【廉政記者何俊元/台北報導】   清代最大民間秘密結社——天地會,其起源年代長期是中外學界爭論不休的歷史懸案。傳統觀點多認為天地會萌生於康熙年間,乃明遺民所建,旨在「反清復明」;但最新研究與清廷檔案均顯示,天地會實際創於乾隆二十六年前後,並非早期革命組織,而是十八世紀中葉民間結社與地方社會動盪的產物。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秦寶琦於《清史研究》第五期(2023年9月)發表〈破解天地會起源之謎〉,以清廷刑科題本、福建巡撫奏摺及地方審案筆錄等一手史料為依據,系統重構天地會的形成脈絡,提出「天地會創於雍正末、成於乾隆前期」的新論,推翻百年來流傳的「康熙說」。 一、官方檔案首見於乾隆二十六年   根據乾隆二十六年(西元1761年)福建地方檔案記載,該年清政府首次明確偵辦一宗「天地會結黨」案,並將組織者、信物、口號等詳錄於案。這份文獻被視為「天地會」名稱首次出現於官方檔案的確證,具有決定性史料價值。  案中骨幹許阿協在供詞中提到:「此木立斗世也。」此句長期被視為天地會起源的關鍵暗號,但其真正意涵卻困擾學界兩百餘年。過去多數研究者僅將之視為「天地會自述的傳承年號」,未進一步比對各時期帝號與年序。 二、「木立斗世」四字的破譯與爭議   許阿協供稱:「木立斗世」乃天地會創立歷程之符號。依照清代口供對照,這四字分別對應:   木=順治十八年(1661)、立=康熙六十一年(1722)、斗=雍正十三年(1735)、世=乾隆三十二年(1767)。   若依此推算,「世」字所指為乾隆三十二年,意味天地會於1767年才成立。然而,清廷早在乾隆二十六年(1761)便有案可查,兩者顯然不符。   因此,近年有學者與獨立研究者提出新解:認為「木立斗世」四字並非單純逐年紀錄,而是天地會以象形、聲義雙關方式記憶傳承之法。當中的「世」字,筆形上可視作「廿」與「七」的組合——意即「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若此解成立,正好與清廷偵辦的乾隆二十六年案僅相差一年,完全符合天地會由萌芽到曝光的時間節點。 三、從文字到歷史的雙重印證   「木立斗世」可被視為天地會內部對時代更迭的象徵紀錄。「木」寓「順治十八」,象徵明清交替、社會秩序崩解的起點;「立」寓「康熙六十一」,代表長治之後民間力量再起;「斗」寓「雍正十三」,象徵政令嚴峻、民怨積聚;而「世」則代表乾隆盛世下暗潮湧動的民間組織萌芽。   若從組織學角度觀察,「木立斗世」既可視為天地會自我敘事的歷史編年,也可理解為其組織自認的「四代傳承」象徵,強化成員對抗清廷的精神連續性。 四、秦寶琦研究推翻「康熙說」   秦寶琦在論文中指出,近代以來學界普遍接受「康熙說」,主要源自辛亥革命後的政治敘事。孫中山、陶成章等革命者為強化「反清復明」的正統性,援引天地會為明遺民所創的論述,並在會簿中附會少林寺僧助明抗清的傳說。然而,這些會簿多成書於乾隆後期,語詞粗陋、敘事矛盾,並非出自十七世紀文人之手。   秦教授透過檔案比對證實,康熙年間雖有地方結拜活動,但尚未出現「天地會」之名。雍正年間清廷整飭宗教與祠會,壓抑了部分民間互助結社,反促使閩、粵交界地區形成秘密組織。乾隆前期社會流動與經濟不均加劇,民間以「天地父母為誓」的互助會悄然發展,至乾隆二十六年前後成形。 五、政治宣傳與史實之混淆   值得注意的是,「康熙說」的廣泛流行並非史料使然,而是政治宣傳與民族情感塑造的結果。清末民初革命者需要一個「延續明志、反清復明」的歷史象徵,天地會恰好被政治化地塑造成革命傳統的前身。民國初期學者如羅爾綱、蕭一山等,雖已意識到其中矛盾,但礙於會黨史料零碎,未能徹底修正。   秦寶琦研究重回檔案現場,揭示天地會起源的社會結構意涵——它並非出於單一政治目標,而是十八世紀平民群體面對稅役壓力、地方官商勾結與宗族衝突時的自我保護性結社。 六、乾隆二十七年的可能意涵   若接受「世」即「廿七」之解,乾隆二十七年(1762)可視為天地會完成組織化、具有固定誓詞與層級結構的關鍵一年。這一年間,閩南、潮州、嘉應等地均出現以「天地會」為名的誓盟活動;隔年(1763)即有地方官奏報「結拜為兄弟、誓復明朝」之案件,可見此時組織已具擴散能力。   從這個角度看,「木立斗世」並非單指年代,而是一種「歷史密碼」:以四個朝代的末年作為隱喻,象徵天命轉移與時代更替。天地會透過這套暗語,賦予成員一種超越現實政治的歷史使命感。 七、史學意義與當代反思   這項研究不僅修正了天地會的起源時間,也挑戰了長期以來「反清復明」的單線敘事。天地會的形成更應理解為清代民間社會能量與國家治理邊界互動的結果。它既包含宗教性、互助性,也帶有潛在的政治抗議功能。   《清史研究》編輯部指出,秦寶琦的成果代表清史學科由革命敘事走向實證考據的重要轉折,標誌著中國秘密結社史研究從「意識形態化」邁入「社會結構化」的新階段。 八、結語:從「密語」讀懂歷史   「木立斗世」這四個字,從表面看似晦澀難解,實則凝縮了天地會的誕生軌跡與社會記憶。它不僅是結社暗號,更是一種民間歷史觀的象徵——以文字隱藏年代,以符號記錄興亡。   今日重讀這段密語,不僅是在尋找天地會的起源年份,更是在探問:在高度集權的時代裡,民間社會如何以象徵與語言,為自己留下被壓抑的歷史印記。正如秦寶琦所言:「天地會的誕生,是清代社會底層的集體回聲,不是叛逆的陰謀,而是歷史的回音。」 https://www.icacnews.url.tw/hot_523912.html 【清史新發現】破解天地會起源之謎 「木立斗世」暗號揭祕乾隆年間真相 2025-10-14 2026-10-14
Anti-Corruption Association headquarters news 台北市108萬華區長沙街二段56-1號6樓 https://www.icacnews.url.tw/hot_523912.html
Anti-Corruption Association headquarters news 台北市108萬華區長沙街二段56-1號6樓 https://www.icacnews.url.tw/hot_523912.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10-14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icacnews.url.tw/hot_523912.html




【廉政記者謝榮浤/國會報導】

 

威權時代的恐怖司法,在民主進步黨主政下的台灣繼續上演。甫榮升新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的林俊言,竟多次公然違反《刑事訴訟法》規定,假借「善意交談」之名, 行偵訊洗筆錄、威逼被告之實。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黃國昌、副總召張啓楷、幹事長陳昭姿、立委黃珊珊、麥玉珍、林國成、林憶君劉書彬今(8/29)日共同召開「恐怖北檢清洗筆錄」記者會,揭露北檢先射箭、再畫靶「洗筆錄」陋習並揭發林俊言如何明示暗示彭振聲,可咬柯文哲以脫身。而有鑑於台灣司法腐敗、信任度崩盤,台灣民眾黨將於830日早上730分,於台北市捷運中正紀念堂五號出口出發,進行「司法改革公民走讀」活動,呼籲全民響應終結政治追殺,找回國家正義。

 


黃國昌表示,本以為台灣經歷過民主轉型,已揮別威權幽靈,孰料過去司法被威權政府當成追殺異議者工具的狀況,竟在民進黨主政下變本加厲。去年830日,是台灣歷史上首次主要在野黨中央黨部遭到搜索、黨主席被帶走調查的一天,也是司法史上極為恥辱的一天;一年後,北院勘驗重要證人彭振聲的偵訊光碟,結果發現承辦檢察官林俊言以各種威脅利誘手段逼迫被告,更用洗筆錄的方式得到柯案的關鍵證詞,企圖窮盡一切手段,政治迫害柯文哲。

 


黃國昌批評,去年93日北院第一次駁回檢方聲押,檢方發現自己證據薄弱到連法院都不肯買單,林俊言便直奔北所提訊遭羈押的彭振聲,但卻未將完整訊問內容記載於筆錄,昨日開庭之檢察官竟還辯稱「只是和彭聊一聊!」黃國昌指出,彭振聲起初完全否認犯罪,並證稱柯沒有施壓、也不知容積獎勵有何違法,卻在律見、錄影錄音中斷1小時13分鐘回來後認罪。隔日(9/4)林俊言再度到北所要確認彭振聲認罪口供,林俊言還自創法律概念「陳情不能送研議」、「送研議就是圖利」,當彭振聲不服反駁時,林竟翻臉說「你如果自認無罪,昨天說的都不算了!」「你要享受這個優惠也享受不到!」而彭的律師隨即補充「要是昨天認今天不認,那檢方昨天給的承諾就...。」

 


彭振聲一度連續說了四次沒有(要認罪),但林俊言步步進逼,在這種威迫下,彭振聲終於認罪,並隨即轉頭向律師詢問「這樣就可以轉汙點證人?」彭的律師則悄聲說「這個等一下再說」黃國昌痛批台灣還是法治國家嗎若要轉汙點證人有一定的規範規定,證人保護法有其法定程序,怎會好像在做什麼骯髒交易而相關內容不僅未見於筆錄,9/39/4兩天偵訊光碟中也完全未見檢方提出。

 


黃國昌質疑消失的1小時13分鐘是被北檢吞了什麼優惠、什麼承諾?筆錄中竟沒有紀載,光碟也沒有拍到,昨天開庭時問檢察官,檢方也心虛不回答。黃國昌更驚訝法官竟也並未追問,並表示若檢方認為這些內容都只是在聊天,就請公開給全國人民看檢察官是如何訊問?所謂「優惠」和「承諾」是否符合《刑事訴訟法》規定?黃國昌預言,檢察官一定會用侵犯個人隱私為由不願公開,「因為這種醜態,讓人民看到那還得了?」

 

黃國昌指出,林俊言不斷誘導彭振聲之所以沒有駁回陳情案「是因為受到柯文哲指示」,再進一步將此操作成「柯文哲違法」。但經過一年的調查,證人都已經證實,京華城案件是依法合規送交都委會審議,然而林俊言仍執意扭曲事實、誣指栽贓、恣意審案,「你以為自己是衙門大老爺在問案嗎?」

 

黃國昌指出,林俊言先射箭再畫靶,把單純追蹤案件的PM工作,操作成柯文哲是惡吏,會飆罵下屬、調動職務,再惡意曲解京華城案是施壓圖利;事實上大家都很清楚,PM單純就是Project Manager(專案經理),在台灣民眾黨的文化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黃國昌痛批,「消失的1小時13分鐘」筆錄沒記、光碟沒錄,監視器畫面突然黑幕,之後彭振聲全盤認罪、該簽的都簽了,這不是威權時期的恐怖司法嗎?之後柯文哲的辯護人要調監視器畫面,看守所卻說已經被覆蓋;要申請書記官錄音筆,法院也駁回。黃國昌問書記官的錄音筆為什麼不敢公開?法院不是應該追求客觀事實嗎難道是因為一旦公開,就會揭開更龐大的司法黑幕?難道一公開就會讓台灣人更不相信司法?

 

黃國昌總結,柯文哲和民眾黨都不會放棄,更不會屈服;民眾黨仍會堅持司法改革,嚴肅追究濫權,避免再有下一個人受害。明天830日早上七點,民眾黨將舉辦「司法改革.公民走讀」活動,號召全民一起參與,讓司改真正落實在人民身上。

 

會後聯訪,媒體提問:針對830走讀活動,原本規劃是集會遊行形式,詢問和走讀形式差異?黃國昌表示,原本依法申請集會,但被駁回,所以才改成既非集會,更不是遊行的「走讀」。全台各地都有走讀活動,大稻埕也長期有走讀,這次就是要透過走讀,讓民眾理解當今台灣司法的弊病。活動將在早上七點開始,希望賴政府不要又動用國安特勤,或是警方蛇籠拒馬來剝奪人民走讀的權利,引起更多衝突。

 

媒體提問:台北地檢署偵辦超思雞蛋案,依刑法詐欺等罪起訴超思公司負責人秦語喬、吳諭非母女與時任中央畜產會專員吳俊達,卻未起訴前農業部長陳吉仲等大咖,詢問張啓楷委員怎回應?張啓楷表示法已經傾斜,一邊是柯文哲被羈押,另一邊是超思雞蛋辦小咖;一邊是柯文哲,另一邊是在外趴趴走鄭文燦可以看出司法傾斜不公正,目前超思雞蛋牽涉到不法獲利達5億元,雞蛋進口後從冷鏈到驗收都沒有執行,難道區區一位專員就可以處理嗎?

 

媒體提問:民眾黨青年部昨天晚上貼出臉書圖卡,指出91號不同意開學,引發一些家長批評,請問黨團看法?黃國昌表示創意本來就很主觀,請大家不妨幽默一點,不要那麼嚴肅。話鋒一轉,黃國昌笑回「難道320就很好笑嗎?」

上一個 回列表 下一個